从1、2月以来我市经济的走向看,国家和重庆投资拉动增长的效应正在逐步释放,与投资紧密关联的部分行业有回暖迹象。从线缆行业角度讲,工程线缆等方面的需求还将增加,电线电缆业回暖前景可期,为使其尽快走出阴影的相关建议如下: 宏观层面: 1、关注家电下乡,促动农村家庭用电线路改造。在“家电下乡”政策激励下,大量大功率电器将更多地进入农村家庭,而目前广大农村家用多为价格和负荷较低的电线,有些地区更多为损耗较高的铝芯电线,家电增多负荷增加,带来的安全隐患值得关注。在此背景下,政府从区域政策层面将电线电缆纳入“家电下乡”配套工程,促动农村架通用电线路改造,顺而带动我市电线电缆业需求有效增长。 2、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我市从事电线电缆工业品制造的规上企业达45家,除泰山线缆和鸽牌线缆为50强企业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弱,处于低价竞争的生存状态,而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铜价剧烈波动,需求萎缩等对资金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影响更为明显,目前形势下,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大型线缆企业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支持,促使其转“危”为“机”,做大做强。 微观层面而言: 1、控成本:抓技改,抓管理。一是通过设备和工艺技术流程改造、优化,加强技术工人培训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单位产品附加值;二是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管理体系,降低运营成本;三是控制原材料和产品库存,降低其价格浮动带来的影响。 2、保供给:抓产品、抓研发。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有条件的企业延长产品线,通过走“高压线缆”、“电瓷整合”、“电器配套”等模式,将产品线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强化产品供给能力;二是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密切结合铁路建设、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电、海底线缆、新能源等项目,鸽牌、泰山等大型企业积极投入新产品研发之中,走高附加值产品路线。 3、促需求:抓市场、抓推广。一是企业抓细分市场,针对不同需求重点强化一对一配套产品服务;二是积极拓展区外新市场,同时广泛参与工程线缆、配套线缆项目招标;三是品牌企业加大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