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技术创新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但是自主技术创新仍然是我们的弱项。要创立世界级企业、打造世界级品牌,非得有经得起考验的自主创新才行。以下是专家对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技术创新"五多"、"五少"的解析,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3.产品开发多,市场实现少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概念,一个创新成功与否主要看其市场实现程度,既能否被市场接受,并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
近几年来,中盛相继开发了分支电缆、矿物绝缘电缆、耐化学药品电缆、一步法硅烷交联电缆、辐照交联电缆、耐高温电缆、阻燃耐火系列电缆等产品,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然而大多数企业都有不成功的案例。由于不注重产品后期市场的拓展,多数新产品仅很窄的市场空间或几个甚至一个用户,,之后便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了。另一方面,有的新产品的市场空间本来就不大,却被众多企业同时研发,使本应有良好回报的产品,很快无利可图,沦为鸡肋。令人深思的是,企业动用大量资金开发的一个具有良好市场前景产品,往往被一些鱼目混珠的产品阻截在市场以外,得不到应有回报。
4.应用开发多,基础研究少
就单个企业而言,赢得利润是最终目的。注重应用开发,弱化基础研究也无可厚非。但就一个行业来说,这种情形就令人担忧了,缺少基础研究的技术创新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长此以往,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必将大大地削弱,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也将丧失。
目前,我国线缆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迫使很多企业放弃了基础研究工作,只重视应用研究,导致很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只能进行二次模仿创新,甚至连模仿再创新的能力都丧失殆尽,只会简单地仿造了。氟塑料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橡胶护套电缆的问市就是很好的教材。
5.技术引进多,消化吸收少
九十年代初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市话电缆的拉丝绝缘串列式生产线、中高压电缆生产线等电工设备,线缆行业的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引进装备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产能大幅增长。但这些设备的使用率不高,效用发挥不充分也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会造成大量引进设备,又弃而不用或用不好的状态呢?一是认为好的设备必能生产出好的产品,还能满足用户对设备能力的要求;二是企业不具有能够很好地使用维护先进设备的人才,三是依赖供货商的技术支撑,不重视对引进设备和工艺的消化吸收。四是国内电工企业技术力量有限,不能及时开展模仿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产能严重过剩和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电线电缆行业的根本性出路在哪里?其实电线电缆企业也并不需要悲观。作为国民经济神经和血脉的电线电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电缆行业可发展空间巨大,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还是汽车业,电缆行业都能分一杯羹。但是质量问题和产能过剩依然是阻碍电缆行业前行的绊脚石,只有切实抓好生产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进行产业优化升级才是电缆行业的根本性出路。
针对具体问题想对策,真抓实干强调落实,这是电线电缆企业必须首先要做到的,然后才能谈的上解决问题。电线电缆行业首要问题是提升产业集中度。而在这其中,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三缺’企业将难逃被淘汰的厄运,而产品‘精、专、特’的企业将有长足发展。
电线电缆行业门槛低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门槛低其中重要原因是电线电缆行业料重工轻,所以其生产线投资需要较大资金规模,对流动资金的规模和资金周转效率的要求较高。目前电线电缆行业的总体经营情况:一是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达60%~80%,有的企业甚至超过80%;二是销售毛利率:目前电缆行业的毛利率约低于11%,减去制造成本、人员成本、财务成本等,很多企业的净利润只有1%~3%。
目前大量企业已处于亏损的边缘。此外,铜铝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较大,使得原有的流动资金规模难以满足新形势需要,更增加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资金的规模、资金运转的效率成为特种电缆企业持续经营的首要问题。此外,国内不少线缆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3个典型问题:渠道过窄、力度不够、理念陈旧。当前,电线电缆企业正面临能源涨、材料涨、工资涨、物流涨、利润低、回款慢等问题,身处于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中,线缆企业对资金有很大的需求。但我国很多线缆企业融资基本只依靠政府支持和银行融资,所得资金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且我国线缆行业97%以上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要想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或银行的贷款有较大的难度。
电线电缆行业转型升级的其中重要一条路径是技术创新,如今中国线缆行业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这将成为线缆行业的新蓝海。如有企业能够生产线缆行业中“高大上”产品,利率将非常可观。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目前线缆行业技术更较慢,颠覆性技术仍较少。现在多数的创新是克隆、侵权。模仿并没有错,但是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要有自己的创新。在这个技术称王的时代,或许未来技术就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谁先突破,谁就能够成功。近年来,我国电缆行业的制造规模在快速中提高,在粗放中发展,在非理性中扩张。但是,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较慢,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导致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技术创新需要人才。其实,资金和人才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备要素,没有资金和人才,技术创新也是根本谈不上的。任何一个行业,人才都是核心竞争力,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富,人才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人才能够帮助甚至说创造更多的人才。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当然更要善待人才,否则人才流失是必然现象。
全国电线电缆行业正在大浪淘沙,新一轮洗牌,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并购活动,正在悄然展开,预示着一个崭新的行业面貌即将出现在人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