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不创新的企业必然是倒闭的结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不创新的企业必然是倒闭的结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是市场倒逼的结果。科技发明来自于实验,产品创新来自于市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电线电缆行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我国电线电缆产业年产值早已破1万亿,我国虽然是电线电缆制造大国,但不断上升的劳动力资本,和下降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得行业发展面临许多危机,企业数量庞大,单个体量不大,技术能力良莠不齐,产品雷同,开工不足的行业格局同时制约着行业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电线电缆行业行业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升。缺乏创新使得我国电线电缆产业面临的严重威胁,要实现由生产大国到生产强国的转变,必须提升创新能力,推出新产品、新理念。
电线电缆作为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设备制造的主要产品,电线电缆被誉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电线电缆产业是电工电器行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电线电缆生产和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大多数电线电缆制造企业聚集在中低端市场,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了我国电线电缆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但是现在我国电线电缆已经实现多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突破!
实际上中国电线电缆企业并非不想创新,企业都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质,都有开展技术创新的冲动。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好和行业格局不健康的情况下,加上国外资本大量进入我国的线缆行业,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做大作强,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比国企和外企,创新对于国内民营电线电缆企业来说更像是生命线。事实上,国内在包括电线电缆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中,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不占优势。民营企业不具备国企的资源和政策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创新。创新不仅是民企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参与市场竞争最公平的手段和途径,还是民企应对产业转型浪潮的必然要求。
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而只有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而占领新市场,获得超额利润,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于是,民营企业纷纷走上创新、积累、技改、再创新的循环发展的道路。在电线电缆行业还在以常规产品进行惨烈的市场竞争的今天,提出企业应该实施产品创新的号召和思路,是非常及时的和必要的。
电线电缆产品创新必须依托于市场,对象还是应用市场。产品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概念,一个创新成功与否主要看其市场实现程度,既能否被市场接受,并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没有市场的产品,再先进也没用。有些电线电缆专利说明书,绝大部分确实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但是,有些专利对产品设计、专利要点和实施细节的描述,有的直接脱离了市场需要,有的只追求“新、奇、特”和刺激感,似乎难以实施,也没有必要去关注实施。
现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赶不尽杀不绝,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质监部门往往对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基本评价是“非标产品”,即某些指标达不到产品标准要求,因而被判为不合格产品,属于打击整治之列。假冒的电缆"有两层含义,一是假冒其他厂家的品牌,二是假冒正规标准产品。而“不符合标准电缆”,则直接被判为产品不符合其正式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这就引发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即在做产品技术创新时,一方面不要侵犯其他厂家的技术产权,另一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新产品开发计划、程序、全套技术文件,包括产品企业标准,以及与产品试用单位的技术协议。
任何创新都要冒险,在电线电缆行业,无论开发什么新产品,最初都是“非标”产品,也就是说都是没有标准的产品。完全按照产品制造的产品,就不叫做创新产品。正式产品标准,都是从非标准产品使用合格和市场用户普遍接受而制定的。所以,在开发出新产品、并试产试销时,要注明企业标准号和产品型号,以免陷入遭受打击非标产品的困扰。至于,通过技术创新而出现的完全适用于市场、用户也充分接受的产品,何时才能获得国家产品标准制定和管理部门认可,那是另一个层面问题。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即使是好的创新,有时候可能也要面临“非标”的命运,比如有些创新电缆产品已经在市场上畅销多年了,还没有被列入国家标准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钢芯铝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在中国电网里已经正常使用20多年了,至今还没有被列入架空电缆产品国家标准,还是作为企业标准产品,让人很不理解。还有铜包铝导体电力电缆,全国的使用量也正在增长,供电部门也接受了,但也没有正式国家标准,只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现在,业内高调宣传的风电电缆、光伏电缆、海底电缆、核电电缆等特种电缆,几乎都没有正式产品标准,只有某些单位下达的技术条件和企业自编的企业标准。而这种现状,也正是为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尽量完善产品,直到使之完全符合市场需求。
无论何种创新,都离不开对所从事的事物的充分认识,以及对事物对象的深刻了解。电线电缆企业在做产品创新时,也要脚踏实际,不要虚荣去做什么高大上的产品,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客观条件,量力而行,切不可勉强,只顾攀比,粗制滥造。在同一个产品有多个企业在开发的情况下,谁的产品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安全可靠、使用方面、降低成本、节能环保,谁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市场欢迎和用户称赞,谁就有市场主动权和发言权。因此,在进行产品创新时,要像那些著名企业学习,要思路清晰,谋定而后动,以确保创新成功,并且永葆创新产品之青春。
线缆企业必须探索未来市场需求,努力把低碳、环保、节能作为电线电缆工艺装备的开发改造和应用的技术目标,逐步增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电缆时代创造更多的‘中国创造’!
“线缆企业必须探索未来市场需求,努力把低碳、环保、节能作为电线电缆工艺装备的开发改造和应用的技术目标,逐步增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在日新月异的电缆时代创造更多的‘中国创造’!”(原)上海电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善德在5月27日下午举行的“2015亚洲线缆论坛”上如此强调。
近十年来,我国电线电缆工艺装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已可完整地提供铜铝杆、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等生产所需的成套设备。但是,电线电缆工艺装备行业的开发能力、技术设计力量还很薄弱,应用高新技术、在线检测手段也比较缺乏,设备制造的内在精度和外部质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专用设备还不能满足线缆产品发展的要求。陈善德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对电线电缆不同产品的专用生产设备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对专业设备生产厂家提高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对电线电缆企业如何更好、更科学地选用生产设备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陈善德指出,近几年,电线电缆行业年均产值达1.2万亿,铜导体年产量达540万吨,行业用铜量占全国用铜量的60%,占全球电线电缆铜导体的三分之一。据陈善德介绍,目前我国铜杆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浸涂法、上引法及连铸连轧法。其中,连铸连轧法广泛地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从2008年到2013年这5年间,我国共进口8条铜连铸连轧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90万吨,占全国全年电线电缆用铜杆需求量的一半。我国已初步形成铜连铸连轧规模化生产。
陈善德称,我国目前已拥有年生产能力100万吨以上的铝杆生产设备。铝杆生产主要产品有三种:电工用铝、铝镁硅铝合金、8000系列铝合金。电工用铝主要用于架空输电线,目前主要的产品是钢芯铝绞线;铝合金线主要用于架空导线,国际上最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用于架空线。美国、日本等国已广泛的应用,法国的输电网几乎90%采用铝合金线,日本50%以上,东南亚各国的使用量逐年激增,但我国目前使用量却少于百分之十以下,主要原因是我国配套和控制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纯电工铝相比,新型8000系铝合金芯电缆性能优异,具有导电性能好、抗蠕变性能好、热膨胀系数高、防腐蚀性能好、机械性能好等特点。
最后,陈善德总结,我们应该把低碳、环保、节能作为我国电线电缆工艺装备开发和改造的技术目标。线缆企业应该逐步增强自主研发、自主科技创新的意识和机制,有创新才有好的未来,要有好的未来,必须有一定的创新!
“创新”这个词成为2018全球电线电缆行业上出现频率最多的词,众多专家学者对现有线缆企业在创新上做出的成绩给予评价,均表示创新仍是中国线缆行业“软肋”。
“创新”自然地成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必须破解的命题,那么,企业应该怎样致力于创新,获得发展动力呢?一、洞悉未来趋势,紧跟市场寻求创新。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说,近年来,创新使电线电缆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了以综合整治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行业发展的新路子;建立了有利于电线电缆质量提升的新机制;营造了有利于电线电缆产业健康发展的新环境;取得了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电线电缆战役的新胜利;树立了一批具有质量提升示范作用的优秀企业。
他还表示,目前在当前电线电缆行业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行业总体科研投入不足,高素质人才匮乏,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航空航天等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他指出,创新使质量提升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线缆行业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线缆质量形势不容乐观,质量提升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我们需正视和解决线缆行业出现的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扎扎实实做好4个方面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完善社会治理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重装处处长张荣瀚在会上发言表示,中国电缆企业目前创新能力薄弱,导致产品以中低端为主,盈利能力低下。为此,工信部将引导线缆企业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吴长顺认为,电线电缆行业是走过了一百多年历程的传统行业,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该行业唯有创新、转型才能走出困局。他表示,创新就是要淘汰旧观念、旧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体制。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作了重点发言。他说,电线电缆企业需要有不断创新、创优的能力。作为企业而言,公司的治理结构、制度流程、人才组织、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管理等都需不断创新。他强调,任何一个创新尽管都要付出时间和代价,但是没有创新就没有前途。
“需求是创新之母”。创新固然很重要,但要做有用的创新,要紧跟市场,把有限的时间、人才资源,投入到产出最大的创新中去。但是,产品只有被客户接受才能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否则生产出来以后只能白白增加库存!这就是失败的研发。研发的过程不能闭门造车,凭自己的想象和好恶去创新。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市场,最终目标也是市场。我们要经常思考“我们的企业因何存在?”“自己为了什么而生产产品?”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市场”。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做面子工程,以防“假创新”和没有含金量的创新。专利增多、奖项增多、成果增多、论文增多并不能完全代表研发活动的成功,市场才是决定技术好坏、创新是否有效的“竞技场”。
你是否曾经思考过中国电缆制造业的如何实现持续增长?中国电缆产业实现可持续增长这不但是电线电缆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电缆行业整体人员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下面是cabhr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电缆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研究,欢迎阅读!
我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离现代化还很远。虽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世界排名仍在100位左右,经济还要持续增长,其中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领头产业。
近年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而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制造业的发展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逐步消除存在问题,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尖锐的任务。
“十三五”期间,中国电线电缆制造业飞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线电缆生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4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219家,全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823.64亿元,实现利润77.11亿元。2005年,我国的电力电缆产量已达480万公里。虽然由于铜、铝、塑料等主要原材料的价格飞涨,使许多线缆企业艰难度日。但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出台,未来五年中,电力、铁路、轨道交通、能源、建筑、通信、船舶、汽车等产业依然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必将给电线电缆行业提供许多难得机遇。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将以7%-8%的增速发展。
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电缆生产和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中国电缆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企业未掌握核心技术,而西方国家掌握着制造业的高端核心技术,并以技术及品质赚取高额的利润,实现跨国运营。为了利润不足20%的低端市场,7000 多家本土企业打得不可开交;而30家左右的全球厂商分割利润量高达80%的高端市场。即使在低端市场,本土企业也活得并不舒服,一些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竞相降低生产成本,导致产品存在巨大安全隐患,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形象。这使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颇为复杂和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特征十分突出的电缆产业,自主创新的内涵、方式、机制和政府作用等问题就更为复杂。
电线电缆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没有走出大而不强的怪圈,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单个企业在技术上仍然不足以与国外巨头抗衡。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电缆制造商们加速进入这个诱人的市场,并成为中国电缆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国外电缆巨头自信认为,随着中国缆业的新一轮发展,在未来5年有可能出现一至两个可以和外资竞争的中国公司。其对中国电缆业的解读,不禁让人担忧。无疑,中国电缆行业成就电缆强国的征途满地荆棘。
很多电缆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外商的压力。目前,耐克森在中国核电电缆占有80%-90%的份额,占有中国船用电缆50%的份额,并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韩国LS电缆预计到2010年,在中国增建10家工厂,销售收入将达到120亿元。目前,世界排名的前60名厂商已在中国投资,其中30家厂商至少拥有一个电缆工厂。
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我国电缆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处于中国电缆领军地位的电缆企业都已从技术、管理等方面着手,确立了打造世界级电缆品牌的战略目标。作为线缆行业的领跑者--远东控股集团,它于1990年创建,17年来保持年均4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成为拥有资产35亿、年销售逾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电线电缆同行中创下了多项第一,并几乎获得了中国企业所能获得的所有高层次荣誉。他们把目标瞄准了世界电缆第一品牌的目标。远东董事长蒋锡培强调,远东要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以全球的眼光来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以中国国内电力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依托,扩大企业战略纵深,将远东打造成--全球最受客户尊敬的资源整合型的国际电缆领军企业。 远东为我国电缆企业的自主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有助于推进我国电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由“电缆大国”向“电缆强国”的转变。
虽然国内优秀的电缆企业与跨国电缆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但通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中国电缆业成就电缆强国的梦想并不遥远。她还指出,现在电缆企业现在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埋头苦干的心态,而是扬起头来反思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企业发展思路,推动企业全面创新提高。创造了太多奇迹的中国电缆企业并不害怕竞争,也许,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一定会在国内外市场上出现众多全方位抗衡国外电缆巨头的中国电缆企业。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综合实力、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的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了新时期我国质量工作的目标任务。贯彻落实好纲领,关键在于把质量政策和措施要求落实到各行业。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产值规模过万亿,已经成为电工电器行业中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电线电缆产业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我们在充分肯定电线电缆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成就的同时,更要正视薄弱环节和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抓住质量安全这一永恒的主题,加快促进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发展。
未来几年中,电力、铁路、轨道交通、能源、建筑、船舶、汽车等产业将依然保持较大的投资规模,给电线电缆行业提供许多难得机遇。电线电缆行业主要细分市场需求如下:
3.1裸电线
此类产品中份额最大的是各类架空导线包括各种钢芯铝绞线、铝(合金)绞线、铝包钢绞线等,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铜、铝排以及各种接触网线。“十三五”期间,国内输电线路建设持续增长,各类裸电线市场需求情况如下:
电线电缆市场需求
各类架空导线 长江三峡及西部水电站的输电线路建设会带动至少80 万吨架空导线增长,各类架空导线平均每年增长10%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预计“十三五”期间每年将有3000~4000的OPGW 需要架设
铜、铝型材、排及扁线 预计每年将以平均5%~10%速度增加
各类接触网用导线 每年有3000 吨的需求量,城市电车每年也将有400~500 吨铜电车线维修量。
3.2绕组线
目前绕组线总量近80 万吨,“十三五”期间每年将以平均 4%~5%速度增长。20 世纪 90 年代家电工业的发展已使家电绕组线用量超过工业电机与变压器绕组线用量,成为绕组线最大用户。“十三五”期间家电绕组线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复合漆包线将会扩大应用范围。电话机、玩具、电子钟表、音响产品、家用电器及封闭式继电器的普及与扩大应用将使“双零”漆包线的品种与数量大为扩展,汽车工业(包括摩托车等)的发展将使耐热及特种性能漆包线市场需求扩大。
3.3电力电缆
“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电网的大规模改造与建设,同时大型工业制造企业以及建筑业的发展,将极大促进电力电缆的市场需求。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结束,我国将进入主干电网、城市电网的建设高峰期。此外西电东送、水电站、电站的建设以及电信工业的发展,都将给电线电缆带来机遇。据初步测算,我国“十三五”期间内的电网总投资将达到1.2 万亿元,期间将新增330KV 及以上输电线路6 万公里。按照至2020 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发展规划目标,全国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约为3500 万~4000 万千瓦,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年递增约10%。在此基础上,预计“十三五”期间,电力电缆的总体年平均增加率将会达到13-15%。
3.4通信电缆和通信光缆
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为通信电缆及通信光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数据通信在“十五”期间,已成为我国电信业务中新的亮点,年均增长幅度达55%,不断增长的高速传输和宽带业务,使数据缆的需求日益增长,并远远高于光缆的增速,可望达到20%—30%年均增长率,在“十三五”期间数据缆需要量为375 万箱/年左右。根据通信电缆光缆专家委员会对3G 用光电缆市场调研的结论,我国若启动3G 建设,依据不同的3G 牌照发放方案,对光缆的需求量约为2,000~30,000 万芯公里,而对RF 缆的需求拉动更为明显,约为80,000~110,000 公里。
3.5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是电线电缆产品中品种、系列、类别最多的一类产品,其产值约占全行业 28%~30%,但其品种却占行业产品的60%左右。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又是直接与用电设备配套使用的产品,涉及面广,以下就部分重点产品市场进行说明:
类型 市场需求
建筑用线 “十三五”期间建筑用线将以平均10%~15%速度增长
船用电缆 预计到2010 年,我国船用电缆年需求量将达到30 万公里。
核电站用电线电缆 核电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比重将从目前不到1%提高到5%,“十三五”我国核电站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核电站用电线电缆市场需求
汽车用线 “十三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促使汽车用线量增加。目前全国汽车用线产值约20 亿人民币,预计汽车用线将以超过 20%速度增长。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平均投入研发经费不足销售额的1%,国内电缆企业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而随着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一些电线电缆企业也加大对创新的投入。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国民安全、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家装电线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电线所占的市场比率日趋降低,顺应市场需求和方向,环保电线电缆得到迅速而广泛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