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企业存货和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和技术创新

当今社会正进入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新时代,知识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浪潮,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主流,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已向全球化、家庭化、个人化方向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惊人发展,使其成为电子、通信业的最大推动力。 电线电缆企业存货和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和技术创新 因特网作为最新出现的第四媒体(报刊、广播、电视及因特网),已日益深入到当今社会各个活动领域,上网浏览、信息交换、电子邮件收发、网上 IP电话、远程教育、网上MP3音乐、网上娱乐、网上办公以及电子商务等先进通信业务日趋普遍,发展迅速。我国因特网发展速度更快,自1994年起步以来,网民数每年大约以400%的速度增长,到1997年已达到62万。2001年6月底已达2650万人,预计2005年将达2.4亿,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市场。 为了适应网民迅速增长以及网络业务向高速、多媒体发展的需求,信息通信网络正在不断向高速、大容量的方向飞跃发展,电子线缆作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传输媒质之一,必须适应全球信息业的发展需求,以更宽的频带、更高的速度、更优的质量来满足各种新业务的需求。   下面展望当今电子线缆主要品种的发展概况。  1.对绞电缆 对绞电缆(Twisted Pair Cable)是传统的话普通信媒质,使用最为广泛,是当前电信接入网的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对绞线缆接入比例高达94%,其通信业务正在向非话音业务方向发展。利用高速Modem上网,其速率可达56kb/s,利用一线通ISDN方式上网,速率进一步上升到128kb/s,而利用更新的ADSL方式;其下行速率为1.5―8Mb/s,作为新一代家庭网络应用方式,利用电话双绞线的Home PAN速率也可达l―10Mb/s。因此,目前利用对绞电缆已形成了种类繁杂的各种宽带接入新方式,并且日趋普遍。而新一代数字通信对绞电缆的问世,包括UTP、FTP、STP、SSTP系列产品,将宽带接入的速率推向新的高度。当前正在大力推广的FTTP+LAN方式,采用光缆到大楼、五类电缆到户,其速率可达150Mb/s,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而Intranet(内部网)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了宽带接入的速率。在一些先进的智能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应用以及美国军方的LAN应用,五类电缆已不再满足要求,必须使用五类电缆以上的更高等级。 电线电缆企业存货和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和技术创新 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上述数据电缆的使用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全美防火协会( NFPA)的规定,进入大楼的数据通信电缆必须满足安全要求,其中MPP、CMP为最高等级,即Plenum Cable(天花板隔层电缆),应满足UL―910试验规定的阻燃、低发烟等特殊要求,这种电缆必须采用EEP介质绝缘以及Flamarrest之类的高阻燃PVC护套,对于防止大楼火焰的伤害十分有利。表2其他类别电缆称为non―plenum cable,其阻燃要求有所降低。目前国内敷设的五类电缆大都为此类产品,其安全性尚有待进一步改进。 电缆直径应小于1/4英寸(6.35mm),MPP为多用途无花板阿层电缆,CMP为天花板同层通信电缆,MP为多用途电缆,CM为通信电缆,CMX为限制使用的CM缆。 2.移动通信用射频电缆 移动通信是当今电信业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逐年剧增, 1999年底用户总数达4.87亿户,2000年底则高达7亿户,年增长率44%,2005年可达13亿。 由于移动通信能满足现代化的“ 5W”通信要求(即whoever、wherever、whenever、whomever&whatever,相任何人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通信),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偏爱。世界先进国家,如日本,其移动用户数已达5690万,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5550万,走在这一发展潮流的最前列。若按人口普及率计算,冰岛则高达77.4%,已超出了原先领先的芬兰(65.l%)。我国正在移动通信领域逐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到2001年7月用户总数达到1.206亿,超出美国的1.201亿,跃居世界第一,预计2005年可达2.9亿户。但是,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移动用户为GSM用户,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2G),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为第三代(3G)甚至于第四代(4G)移动通信,能满足今后移动多媒体通信以及移动因特网的发展需求。为满足这一新的发展需求,今年我国联通公司已实质性启动CDMA网络建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资约85亿美元,到2005年拥用6000万CDMA用户,以赶上移动通信新发展的历史潮流。 移动通信基站系统是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主要部门,其投资费用约占整个网络投资的70%,具有极大的市场。作为基站馈线,最新一代产品是物理发泡绝缘、皱纹铜外导体射频电缆,其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光明。目前,这种射频电缆的主流产品已形成完整的系列,包括 1/4、3/8、l/2、5/8、7/8、l(l/4),l(5/8)及2(1/4)等多种规格的产品,以及1/4、3/8、1/2、7/8筹规格的超柔软跳线产品,可充分满足备种移动通信基站的使用要求。 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是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阻燃型产品,以及 LMR之类的柔软型馈线电缆。高阻燃型馈线可满足安全方面的高要求。国外已发展出采用微孔氟四带绕包绝缘,以及采用更新型的低密度聚四氟乙稀推挤绝缘的相应馈线产品。而LMR型馈线则是采用自粘型铝塑薄膜纵包及镀锡铜线编织的更为柔软的结构,可大大降低成本,并可直接馈电到天线,不需要跳线,使用更为方便。  3.CATV电缆 CATV电缆自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96%的家庭敷设了CATV电缆。我国CATV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到2000年底已达9000万用户,跃居世界第一,但普及率仅为28%,尚有很大的发展余地。特别应指出的是,我国CATV系统绝大多数是单向系统,双向化改造还刚开始。 电线电缆企业存货和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和技术创新 在全国领先的上海 CATV双向化改造工程,宽频带用户接入能力已达100万户,上网速度可达10Mb/s,使传统的广播电视网变成双向互动的多方位服务平台,除了传输电视节目的质量大为提高,可适应今后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之外,还能提供高速、价廉的上网服务,使电视、语音、数据“三网融合”从理想变为现实。全上海还有近2/3的CATV用户也将进一步实施双向化改造,从而为普通家庭用户提供了最理想的宽带进入方式。由于全国CATV用户数每年将递增500―1000万户,再加上双向化改造的全面开展,为CATV电缆开辟了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满足双向化的 HFC组网方式CATV网络建设的需求,CATV电缆工业应进一步提高质量,特别是应该大力推广四层屏蔽电缆,即采用双面铝塑薄膜纵包(自粘型)、导线编织、双面铝塑纵包、导线编织的外导体结构,使屏蔽衰减指标提高到110―120dB,从而大大提高双向CATV系统上行通道的传输质量。   4.结束语 目前来看,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除几家大型企业之外,目标似乎仅仅是为了短视的挣钱。而因为企业的目标短视,因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目标短视也造成基层生产工人的短视。现在电线电缆企业中的一线工人,仅为赚钱而工作的人员比比皆是,缺乏一定的生产知识和工作技能,缺乏责任心,在工作岗位上很难精益求精。 也正因为中国电线电缆企业大多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因此造成今天中国电线电缆面临严峻的考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跟不上,市场创新缺乏,管理制度缺失等等无不阻碍着中国缆企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难以形成自己的具有国际品牌的根本原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于电线电缆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若缆企难以生产出符合要求、符合标准的电线电缆产品,势必将遭到淘汰。 由此可见科技和技术创新是电线电缆企业存货和发展的根本,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不高、能耗较大,在线检测不全,可靠性较差,严重过剩,质量低劣,行业发展安全受到威胁,售后服务不及时等方面,特别是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差,基本上停留在测绘、仿制的低层次上,尚未全面掌握电线电缆产品的设计技术,没有形成电线电缆产品、材料、工艺和设备有机结合的开发机制,因此很难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随着新世纪信息社会的来临,各行各业的电子化日益普遍,电子商务( E-Commerce)、电子教育(E-Learning)、电子家庭(E-Home)等新事物层出不穷,为电子线缆的应用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电线电缆行业技术的发展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碳纤维近些年的发展越来越快,有一种可能是碳纤维电缆将来也许会替代传统钢芯铝绞线。碳纤维电缆是传统钢芯铝绞线(裸导线)的替代产品,主要应用于110kv~220kv线路。较之常规钢芯铝导线(ACSR),ACCC的铝截面积增加29%,而单位长度重量轻20%,因而在容许的悬垂度一定的情况下,采用ACCC可以极大提升线路传输能力,降低损耗。电缆企业,可以通过将大量普通导线更换为ACCC导线,可以不新增线路而实现电网扩容,大幅节约土地、塔架、工程成本,而且符合节能增效的政策方向。 2、高温超导技术未来将会得到大发展。由于高温超导线缆具有价格相对低、容量大、损耗低、无电磁污染等优势,在国际上颇受重视,许多国家已将发展超导产业上升到战略高度。我国已在高温超导技术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同时,在高温电缆的基础上,国家相关计划中还设立对"高温超导输电"重大项目进行扶持。目前,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高温电缆约二十亿元用于国内建设,预计到2020年全球超导应用的市场将达2440亿美元(约合14869亿人民币),高温超导电缆约占5%的份额。 3、铝稀土优化处理技术将会大发展。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电工铝杆在中国已相当普及,性能也良好。但设备仍停留在70年代初期水平,技术上没有多大创新。要积极推广我国特有的铝稀土优化处理技术,并利用引进的部分关键专用设备和技术添加铝锆合金,将熔铝燃煤炉改造成熔铝燃油或天然气炉,全部消除熔铝燃煤炉燃煤烟尘和烟气的排放,并设置烟气过滤装置净化烟气,提高排放质量,提高成品率,降低成本,同时使导线工作温度从70℃提高到150℃,载流量提高1.6倍。

探讨电线电缆行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铝代铜技术已经提出了很多年,在欧美等国家已经应用的非常普遍,在亚洲应用的范围并不广泛,但是近些年中国许多电线电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铝代铜。美国通用电缆甚至已经和上海电线电缆研究所搞出来一套铝合金电缆的标准体系。由于铜材相较于铝材有着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并且在输送电流时能够减少电能的损耗,因此一直被电线电缆生产企业难割难舍。 铝合金电缆的导电性能与铜芯电缆不相上下,其柔韧性则相较于铜芯电缆更胜一筹,改变了以往纯铝电缆机械强度差、抗疲劳能力低、接头处容易发生事故等缺点,保障了电缆在长时间过载和过热的情况下电缆连接的持续稳定性,还弥补了传统铜电缆有记忆效应和高反弹性能等缺陷,减低了线损。 除此之外,无论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再到运输、安装、运行、回收,种种方面来看,铝合金电缆相比传统的铜芯电缆,都有不可比拟的经济和环保优势,毫无疑问将是铜线缆的最佳替代品,这对于料重工轻的电线电缆企业其实是一件好事,起码能够减少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要知道中国是个铜产量很少的国家,铜基本靠进口,但是确是一个产铝大国。 4、随着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出现,如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电线电缆行业也不例外,必然面临对于环保的要求。电线电缆行业的环保主要指的就是材料环保。目前,生产电线电缆大量使用橡胶、聚氯乙烯、聚乙烯等高分子化工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5、从电线电缆的安装来看,也面临新的发展趋势,那就是护套薄、截面小型化。鉴于安装、使用以及运输的便利性,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原材料成本,电线电缆产品越来越有一种发展倾向,即线缆发展为护套更薄,截面更小,同时保证载流量。相对于前几种,这要求一种综合的电线电缆行业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十大技术一览

电线电缆行业十大技术一览

1、南方电网将牵头编制直流电缆运行技术规范 2、线缆行业新添五项实用新型专利 3、光纤中量子隐形传输刷新纪录 长达102km 4、国内两特高压电缆产品获发明专利 5、我国首条220千伏高压海缆完成生产 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6、远东智慧能源六项新产品通过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7、全国首个电缆综合智能管控平台上线运行 8、“OPGW安全运维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9、国内成功研发耐1000℃高温电缆组件 10、超微型气吹微缆技术引起石油行业专家关注 电线电缆行业十大技术一览表 我国是制造大国,而不是智造大国,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推动,而先进的技术又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驱动创新。如今国内电线电缆行业对技术研发的重视,从人力物、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我们期待着2016年还会有更多令人瞩目的新技术、新工艺出现。

中国电线电缆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市场的高速发展,行业的整体水平都有了提高,但是目前仍没有走出大而不强的怪圈,因此,利润空间较大的高端线缆无疑是给低端混战的国内电缆企业注入的一剂“强心针”。如何跳出低端“红海”,挺近高端“蓝海”,成为各线缆企业亟需思考的问题。 中国电线电缆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产能过剩依旧存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质量管理处处长何小龙认为,中国线缆产业有许多现实的问题,一是没有平衡。通常市场竞争后会形成第一梯队的龙头企业。目前,中国的线缆行业还未完全形成第一梯队的格局,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还未完全形成世界级的品牌。 对于整个中国线缆行业来说,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是比较重的。何小龙说,很多过剩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国家虽还没有将线缆产业列入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但线缆产业需缓解的产能过剩任务在整个工业行业中算是比较重的。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佩杰,“近年来,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此时整个市场也在发生变化。这一行业中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例如电线电缆产品就面临着高端品种严重缺乏,低端品种却产能过剩的尴尬状况。在通信光缆行业也是如此。”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与会人士认为,产业以往依靠规模扩张带来的发展已不可持续,产业的转型升级变得更加刻不容缓。相对于传统电网,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建成的智能电网,能够实现能源生产、存储、传输和共享智能化,代表着未来电力行业价值创新转型的关键方向。经过“十二五”前期的规划发展,智能电网工程已经逐渐脱离了“试验”和“示范”阶段,未来的市场应用空间与发展前景将无可估量。作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主要平台,智能电网的发展热潮,将为线缆产业提供绝佳的发展良机。 中国电线电缆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2012年以来铜价一路走低,电线电缆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今年电线电缆行业形势可以用‘增产不增销’来形容。”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洪祥表示。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说,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现在多数的创新是克隆、侵权。模仿并没有错,但是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要有自己的创新。在这个技术称王的时代,或许未来技术就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谁先突破,谁就能够成功。其次,还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背着皮包”的传统销售已经难以维持。如果企业现在不走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结合的路子,不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结合,不重视质量和品牌,就没有系统性的竞争能力,未来企业要想生存确实困难。 电缆网总经理孙录认为,电线电缆行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方向应该由从价值链低端转向价值链中高端、由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成本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争。具体来说,主要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电缆制造高端化,向研发、设计、标准、营销网络、供应链管理、品牌这些高价值环节集中;其次,电缆企业走向国际化。挖掘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挖掘高端电气装备、智能控制和数字信息化、海洋工程和资源开采、海上风电、光伏、核能、储能等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还有建立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已成各行各业的整体趋势,电线电缆行业也不例外,我们的电缆买卖宝-全球线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国电线电缆材料交易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成立的,发展至今已有不错的成绩。

现阶段电线电缆企业是产品技术创新的新主体

近年来,全国电线电缆行业掀起了产品技术创新的热潮。各公司的宣传媒体上无不把技术创新这个概念提上新的高度,不少公司也的确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自主技术创新的产品不断推向市场。这一切都充分说明:电线电缆企业是产品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企业。 现阶段电线电缆企业是产品技术创新的新主体 在用电设备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迫使电线电缆产品必须适应用电设备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也迫使电线电缆产品必须适应价廉物美、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最终产品是工厂研发制造出来的,不论产品研发过程如何艰难,最终的成果还是由工人在机台上实实在在地制造出来。 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成果要得到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多道门槛才能进入市场,其中主要是"政府、用户和专家"这三个关口。 政府关:政府关心的是GDP和上交利润。你的新产品再先进,即使填补了国内空白,如果不能创造可观的GDP和上交利润,也很难获得资金支持。几乎在每一种技术创新登记表里,都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栏目,还有一栏是可提供多少就业人数。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现阶段电线电缆企业是产品技术创新的新主体 用户关:如果用户对某一新产品还不甚了解而不愿意使用,这还有情可原。重要的是,工程设计手册的规定总是跟不上产品发展的进程,设计人员只能选择设计手册中规定的产品,不能越雷池半步,因而使产品研发企业找不到用户。例如,前几年电线电缆行业研发的尼龙护套线就推不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专家关:所谓专家关口,就是电线电缆产品技术专家的意见。新产品鉴定并不难,只要资料准备充分,生产条件具备,加上适当的"打点费用",也不难应付那些"鉴定专业户"的专家们。新产品推广困难的是,那些专家们时不时地会发表一些"个人见解"而误导市场。这些"个人见解",有的是因为对国内外电线电缆技术发展了解不全面,而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观察;有的是出于自身的或小集团的利益,而故意诋毁企业的创新产品;有的甚至很恶劣,完全处于个人恩怨而攻击企业的新产品。如果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出现这些现象并不难理解,而若出现在"德高望重"的专家之口,就很有损于自我形象。 可见,企业要想开展自主技术研发,还得想法应付这些关口。 对政府关:要不厌其烦地向政府解释新产品的意义,其中包括技术的先进性、GDP、利润、环保、减碳、就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政府的支持。即使GPD和利润不高,如果在其他方面对提升政府的政绩有利,政府也是会支持的。 对用户关:要不厌其烦地向用户解释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节能减碳性和使用寿命等。并且针对有些用户崇尚外国产品的习性,多介绍国外同类产品的应用情况,尽量争取用户的支持与配合。一旦用户了解了产品,也会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例如多年前研发成功的钢芯铝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尽管国家标准里不予列入,但是全国各地电力部门都认可此产品,并且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近年来研发成功的碳纤维复合导线和柔性防火电缆,也受到用户的认可,并正在推广。 对专家关:企业对专家的意见,一是要听,而是要想,三是要分析。“听”就是要广泛虚心听取意见,以专家的意见作为重要参考;"想"就是要想想专家的意见是否有道理,是否带有"个人色彩";"分析"就是根据专家的意见,本企业能否做到,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从而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既尊重专家意见,又不被误导,进而根据自己的实力决定技术创新的立足点。 其实,不论是政府、用户和专家,他们的最终落实点都是在产品制造企业。眼下盛行的"产学研"三结合以及"博士后工作站"等联合技术创新形式,有的是真材实料地开展科研工作,有的则是充当门面而已。"学、研"单位的成果,最终还是由工厂制造完成。至于博士后工作站,到底为工厂出了多少成果,尚不得而知。 现阶段电线电缆企业是产品技术创新的新主体 不过,若干年来的实践证明,电线电缆行业层出不穷的新产品问世,有些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几乎都是由工厂自主研发出来的。电线电缆行业本身就有一支实力强劲的技术开发队伍,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能力,走出子自己技术创新的路子,形成富有自己特色的产品结构。企业不可过多地把希望寄托于"产学研"和"博士后工作站"。当然,如果"学研"单位和"博士"们,是与电线电缆行业对口的或相关的,都有可能搞出成果让企业受益,而如果他们的专业特长与电线电缆行业相去甚远,则只能是一只"花瓶"而已。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创新须依托应用市场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不创新的企业必然是倒闭的结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是市场倒逼的结果。科技发明来自于实验,产品创新来自于市场。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电线电缆行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我国电线电缆产业年产值早已破1万亿,我国虽然是电线电缆制造大国,但不断上升的劳动力资本,和下降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得行业发展面临许多危机,企业数量庞大,单个体量不大,技术能力良莠不齐,产品雷同,开工不足的行业格局同时制约着行业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电线电缆行业行业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升。缺乏创新使得我国电线电缆产业面临的严重威胁,要实现由生产大国到生产强国的转变,必须提升创新能力,推出新产品、新理念。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创新须依托应用市场 实际上中国电线电缆企业并非不想创新,企业都具有追求利润较大化的特质,都有开展技术创新的冲动。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好和行业格局不健康的情况下,加上国外资本大量进入我国的线缆行业,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做大作强,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比国企和外企,创新对于国内民营电线电缆企业来说更像是生命线。事实上,国内在包括电线电缆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中,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都不占优势。民营企业不具备国企的资源和政策优势,的优势就是创新。创新不仅是民企在中国特殊国情下参与市场竞争较公平的手段和途径,还是民企应对产业转型浪潮的必然要求。 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就必须进行技术改造,而只有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而占领新市场,获得超额利润,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于是,民营企业纷纷走上创新、积累、技改、再创新的循环发展的道路。在电线电缆行业还在以常规产品进行惨烈的市场竞争的今天,提出企业应该实施产品创新的号召和思路,是非常及时的和必要的。 电线电缆产品创新必须依托于市场,对象还是应用市场。产品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概念,一个创新成功与否主要看其市场实现程度,既能否被市场接受,并取得预期的经济收益。没有市场的产品,再先进也没用。有些电线电缆专利说明书,绝大部分确实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但是,有些专利对产品设计、专利要点和实施细节的描述,有的直接脱离了市场需要,有的只追求“新、奇、特”和刺激感,似乎难以实施,也没有必要去关注实施。 现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赶不尽杀不绝,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而质监部门往往对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基本评价是“非标产品”,即某些指标达不到产品标准要求,因而被判为不合格产品,属于打击整治之列。假冒的电缆"有两层含义,一是假冒其他厂家的品牌,二是假冒正规标准产品。而“不符合标准电缆”,则直接被判为产品不符合其正式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这就引发出一个严肃的问题,即在做产品技术创新时,一方面不要侵犯其他厂家的技术产权,另一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新产品开发计划、程序、全套技术文件,包括产品企业标准,以及与产品试用单位的技术协议。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创新须依托应用市场 任何创新都要冒险,在电线电缆行业,无论开发什么新产品,较初都是“非标”产品,也就是说都是没有标准的产品。完全按照产品制造的产品,就不叫做创新产品。正式产品标准,都是从非标准产品使用合格和市场用户普遍接受而制定的。所以,在开发出新产品、并试产试销时,要注明企业标准号和产品型号,以免陷入遭受打击非标产品的困扰。至于,通过技术创新而出现的完全适用于市场、用户也充分接受的产品,何时才能获得国家产品标准制定和管理部门认可,那是另一个层面问题。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即使是好的创新,有时候可能也要面临“非标”的命运,比如有些创新电缆产品已经在市场上畅销多年了,还没有被列入国家标准的现象仍然存在。例如,钢芯铝绞线导体架空绝缘电缆,在中国电网里已经正常使用20多年了,至今还没有被列入架空电缆产品国家标准,还是作为企业标准产品,让人很不理解。还有铜包铝导体电力电缆,全国的使用量也正在增长,供电部门也接受了,但也没有正式国家标准,只有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现在,业内高调宣传的风电电缆、光伏电缆、海底电缆、核电电缆等特种电缆,几乎都没有正式产品标准,只有某些单位下达的技术条件和企业自编的企业标准。而这种现状,也正是为企业实现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尽量完善产品,直到使之完全符合市场需求。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创新须依托应用市场 无论何种创新,都离不开对所从事的事物的充分认识,以及对事物对象的深刻了解。电线电缆企业在做产品创新时,也要脚踏实际,不要虚荣去做什么高大上的产品,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客观条件,量力而行,切不可勉强,只顾攀比,粗制滥造。在同一个产品有多个企业在开发的情况下,谁的产品性能符合技术要求、安全可靠、使用方面、降低成本、节能环保,谁就会脱颖而出,受到市场欢迎和用户称赞,谁就有市场主动权和发言权。因此,在进行产品创新时,要像那些著名企业学习,要思路清晰,谋定而后动,以确保创新成功,并且永葆创新产品之青春。

国内电线电缆行业需加强创新

“创新”这个词成为2017全球电线电缆年会上出现频率最多的词,众多专家学者对现有线缆企业在创新上做出的成绩给予评价,均表示创新仍是中国线缆行业“软肋”。 中国线缆行业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这将成为线缆行业的新蓝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副所长赵健康说,如有企业能够生产线缆行业中“高大上”产品,利率将非常可观。 国内电线电缆行业需加强创新 针对如何创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峰提示线缆企业,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创新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积累,线缆行业的创新更是要10年磨一剑。他举例说,像西门子公司、ABB公司这样的百年老店,他们是一辈子就研究一件事,永远是超前的。这就说明,创新要不断积累,不要想立竿见影的创新,要十年磨一剑,甚至一辈子都注重研究。 陈峰期盼,电线电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学会团结,而不要相互较劲。同时,不要一说创新就盯着政府,要政府给科研基金,创新还得靠企业,企业要争气要自强,要拿出精力搞创新,未来才有发展。 国内电线电缆行业需加强创新 纵观中国线缆行业的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表示包括中国线缆制造业在内的机械行业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他呼吁国内企业不要歧视国产高端装备,中国的线缆制造业有这个能力,把有难度的订单留给国内的电缆企业,使其有创新的机会。 中国未来20—30年线缆行业大有干头,去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端产品进口达61亿美元。61亿美元甚至更多的高端市场,这是中国线缆行业的机遇,也是中国缆企不断创新的新动力。

2017-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事件总结

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壮大。当前我国电线电缆企业规模达近万家,其中97%是中小企业,设备平均利用率在30%-40%,远远低于国际上设备利用率70%以上的水平,行业还存在这许多问题。所以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备受业界关注。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持续提升 我国电线电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技术上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在高端电线电缆研发方面还很薄弱,与国际大型电线电缆企业相比,在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下游产业对电线电缆配套产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行业内领先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推动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往年电线电缆行业大事件总结 2017-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事件总结

2018年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品牌与营销网络成为竞争关键因素 现阶段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仍以价格竞争为主。行业部分领先企业已逐步摆脱低端的价格竞争,通过不断强化品牌效应、拓展营销渠道等方式参与中高端市场的竞争。随着行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以及细分市场需求的升级,品牌与营销网络将成为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行业优势企业也将凭借在品牌、资金、规模、营销、研发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电线电缆产销量全球第一,但产业集中度低下,企业在产品品种、选用技术方面存在严重趋同性,缺乏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行业同质化竞争趋势。截至2014 年底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3,863 家,其中大部分为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行业集中度低,高度分散化的格局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结构调整已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随着行业内竞争的升级,未来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016-2017年电线电行业大事件总结

2017-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事件总结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转型升级让质量成为竞争主角 转型升级,是提升质量竞争力的关键措施。由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得出,在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时候,各行业的发展必然要通过兼并、收购、升级、转型等,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我国的线缆行业也不例外。近些年,专家们也一直强调电线电缆行业转型升级。他们所强调的转型升级是在市场需求引导下的整合和升级。 往年电线电缆行业发生的大事件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未来市场展望 (1)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市场需求旺盛 在节能环保之经济发展理念下,以“高能效、低损耗”为主要特征的高压、超高压输电方式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由于其“大容量、高可靠、免维护”等方面的众多优势,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长距离、大跨度输电线路。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逐渐替代中低压电力电缆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国民经济对大规模的电力输送和供应需求不断提升, 110kV、 220kV 等高压输电线路的优化逐步推向电网建设与改造。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将为铝合金导线等导线产品以及高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十三五”期间我国配电网建设预计总投资额达到 1.7 万亿元,年均投资额 3,400亿。计划到 2020 年,高压配电网线路长度达到 101 万千米,中压配电网线路长度达到 404 万千米。同时, “十三五” 还制定了总投资额 7,000 亿元以上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计划,由此可见, “十三五” 期间我国电力电缆市场需求旺盛。   (2)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对电线电缆的需求快速增长。截至 2015 年末,大陆地区已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的共计 26 个城市、 116 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 3,618 公里。 2015 年度新增运营线路达到 445 公里,同比增长 14%。 2015 年度,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工总额达到 3,683 亿元,同比增长 27%;在建线路总长 4,448 公里(七种制式同时在建),可研批复投资累计达 26,337 亿元。截至 2015 年末,共有44 个城市的城轨建设规划获批, 规划规模达到 4,705 公里(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我国城市轨道的发展体现出规模快速增长、系统网络逐步丰富、格局基本形成的特点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及城轨交通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良性发展的势头,铁路营业里程将从 2015年的 12.1 万公立增长到 2020 年的 15 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 2015 年的 1.9万公里增长到 2020 年的 3.0 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从 2015 年的 3,300公里增长到 2020 年的 6,000 公里。城市轨道投资力度的加大,将有效拉动电线电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望给我国电线电缆企业带来巨大的转型升级机遇。

2018-2022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2022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电线电缆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电线电缆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电线电缆行业数据分析,近年来全球金属线缆需求量整体呈现出增长态势。未来随着全球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较快发展,对金属线缆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根据,2016-2018 年增速将保持在4%-4.5%左右,即使按4%的保守估计,2018 年全球金属线缆的需求量也将达到1,981 万吨。2016-2018 年全球电线电缆行业市场消费量(单位:万吨)预测如下: 2018-2022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经历了长期高速发展后,随着市场规模基数的不断增长,未来行业增速将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根据预测,到2020 年中国电线电缆 有望突破1.1 亿千米,产值突破1.6万亿元。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电线电缆产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电线电缆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电线电缆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电线电缆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电线电缆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电线电缆做了重点企业经营分析,最后分析了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电线电缆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电线电缆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电线电缆行业虽然只是一个配套行业,却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1/4的产值。它产品种类众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电力、建筑、通信、制造等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密切相关。电线电缆还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动脉”与“神经”,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仪器、仪表,实现电磁能量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8-2025年)显示,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8-2025年)》在多年电线电缆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电线电缆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电线电缆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我国电线电缆行业,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壮大。当前我国电线电缆企业规模达近万家,其中97%是中小企业,设备平均利用率在30%-40%,远远低于国际上设备利用率70%以上的水平,行业还存在这许多问题。所以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备受业界关注。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持续提升 我国电线电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技术上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在高端电线电缆研发方面还很薄弱,与国际大型电线电缆企业相比,在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下游产业对电线电缆配套产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行业内领先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研发体系,不断增强自身综合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推动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2018年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品牌与营销网络成为竞争关键因素 现阶段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仍以价格竞争为主。行业部分领先企业已逐步摆脱低端的价格竞争,通过不断强化品牌效应、拓展营销渠道等方式参与中高端市场的竞争。随着行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以及细分市场需求的升级,品牌与营销网络将成为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行业优势企业也将凭借在品牌、资金、规模、营销、研发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电线电缆产销量全球第一,但产业集中度低下,企业在产品品种、选用技术方面存在严重趋同性,缺乏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行业同质化竞争趋势。截至2014 年底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3,863 家,其中大部分为规模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行业集中度低,高度分散化的格局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发展,结构调整已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结构调整。随着行业内竞争的升级,未来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电线电缆行业发展趋势:转型升级让质量成为竞争主角 转型升级,是提升质量竞争力的关键措施。由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得出,在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时候,各行业的发展必然要通过兼并、收购、升级、转型等,促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我国的线缆行业也不例外。近些年,专家们也一直强调电线电缆行业转型升级。他们所强调的转型升级是在市场需求引导下的整合和升级。

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未来市场展望 (1)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市场需求旺盛 在节能环保之经济发展理念下,以“高能效、 低损耗”为主要特征的高压、超高压输电方式已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由于其“大容量、高可靠、免维护”等方面的众多优势,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长距离、大跨度输电线路。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逐渐替代中低压电力电缆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国民经济对大规模的电力输送和供应需求不断提升, 110kV、 220kV 等高压输电线路的优化逐步推向电网建设与改造。 高压、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将为铝合金导线等导线产品以及高电压等级电力电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十三五”期间我国配电网建设预计总投资额达到 1.7 万亿元,年均投资额 3,400亿。计划到 2020 年,高压配电网线路长度达到 101 万千米,中压配电网线路长度达到 404 万千米。同时, “十三五” 还制定了总投资额 7,000 亿元以上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计划,由此可见, “十三五” 期间我国电力电缆市场需求旺盛。 (2)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对电线电缆的需求快速增长。截至 2015 年末,大陆地区已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的共计 26 个城市、 116 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 3,618 公里。 2015 年度新增运营线路达到 445 公里,同比增长 14%。 2015 年度,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工总额达到 3,683 亿元,同比增长 27%;在建线路总长 4,448 公里(七种制式同时在建),可研批复投资累计达 26,337 亿元。截至 2015 年末,共有44 个城市的城轨建设规划获批, 规划规模达到 4,705 公里(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我国城市轨道的发展体现出规模快速增长、系统网络逐步丰富、格局基本形成的特点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铁路及城轨交通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良性发展的势头,铁路营业里程将从 2015年的 12.1 万公立增长到 2020 年的 15 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从 2015 年的 1.9万公里增长到 2020 年的 3.0 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从 2015 年的 3,300公里增长到 2020 年的 6,000 公里。城市轨道投资力度的加大,将有效拉动电线电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望给我国电线电缆企业带来巨大的转型升级机遇。   “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
2018年电线电缆行业发展前景浅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企业发展逐步趋向专业化、环保化 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日趋专业化,目前国际知名线缆企业有着较完善的产品系列,依靠专注特定类型产品加强专业化积累, 从而在特定的细分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长期行业整合过程中,处于不败之地,奠定企业的竞争优势。目前来看,世界电线电缆行业技术的发展发展方向在于“超高压、大容量、环保化、无油化、抗短路、高可靠、免维护”。 近年来,各电压等级的交联电缆已逐步取代传统充油纸绝缘电力电缆。与此同时, 高压及超高压交联电缆的应用特别受到关注和推广。2006 年 7 月 1 日起新投放市场的电子电器设备,已明确禁止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二苯醚和多溴联苯等有害物质;在日本,自 2006 年 3 月起,各种电器中所用电线电缆也要求能通过相关环保认证。 “环保”已经成为近年来全球电缆制造商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各国电线电缆企业共同追求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美国、日本、欧洲在环保型电缆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